怎么判断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?一看就懂! - 公司动态 - 方圆嘉禾视点 -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

公司动态

方圆嘉禾视点当前位置:首页 - 公司动态 - 方圆嘉禾视点

怎么判断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?一看就懂!
时间:2025-09-10
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,都是关于 “怎么判断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” 的问题。看来大家都希望能自己掌握一套判断依据,避免踩坑或者被侵权时吃哑巴亏。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话,给大家讲讲专利侵权判断的核心逻辑,看完你也能快速 get 关键点!

专利侵权判断,就分这两步
其实判断是否侵权,说简单也简单,核心就两个步骤: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——搞清楚这个专利到底“管”多大的地盘,哪些技术是受保护的。判断被诉产品/方法是否“踩线”——看看对方的产品或方法,是不是闯进了这个保护范围里。
这两步环环相扣,一步都不能少。
1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
专利的保护范围,可不是拍脑袋定的,主要看 “独立权利要求”。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专利的 “核心说明书”,里面会清清楚楚列出这个专利保护的技术特征——不仅包括有哪些组成要素(比如一个机器有A、B、C三个零件),还包括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(比如A要装在B的左边,C要和B连接)。
简单说,独立权利要求里写的技术特征,就像给专利画了一个 “圈”,圈里的都是受保护的。
2、判断是否 “踩进圈里”?看这两个原则
确定了保护范围,接下来就要看对方的产品或方法是不是 “踩线” 了。这里有两个核心原则: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
全面覆盖原则:如果对方的技术方案,包含了专利独立权利要求里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,而且每个特征都和专利里的一样,那就是妥妥的侵权。
等同原则:如果对方的某个技术特征,和专利里的特征不一样,但两者在功能、效果上差不多,专业点说就是“以基本相同的手段,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,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,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”,那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。
反过来讲,如果对方的技术方案缺少了专利里的一个以上特征,或者有一个以上特征既不相同也不等同,那就不算侵权。
举个例子,一看就明白
光说原则可能有点抽象,我们拿一个包含 A、B、C 三个特征的产品专利来举例:

  • 对方产品有 A、B、C,且和专利里的特征完全一样 → 侵权
  • 对方产品有 A、B、C,还多了一个特征 D → 依然侵权(因为包含了全部核心特征)
  • 对方产品只有 A、B,少了 C → 不侵权
  • 对方产品有 A、B,还有一个 C1,如果 C1 和 C 等同 → 侵权
  • 对方产品有 A、B,还有一个 C1,但 C1 和 C 既不相同也不等同 → 不侵权

是不是一下子清晰多了?
额外提醒:别踩 “捐献原则” 的坑!
除了上面说的,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 “捐献原则”,尤其在写专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。
简单来说:如果一个技术方案只在说明书或附图里描述了,但没写进权利要求里,那这个技术方案就不算在专利的保护范围内,等于你 “捐” 出去了,不受保护。
所以写专利时,千万别在说明书里单独写有价值的技术内容!要么就别写,要么就一定要同时写进权利要求里,不然白白浪费了创新成果,可就太亏了。
总结一下
判断专利侵权,先看专利的保护范围(独立权利要求里的技术特征),再看对方的技术方案是否全面覆盖或等同覆盖这些特征。掌握了这两点,就能对侵权与否有个基本判断了。
如果遇到复杂情况,还是建议找专业的专利代理人或律师帮忙分析,但了解这些基础逻辑,至少能让你在遇到问题时心里有底,不会一头雾水啦~
你在实际中遇到过专利相关的疑问吗?欢迎咨询方圆嘉禾知识产权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